2022 二月 星期一
【Looku 52周案例分享】
在2022年,小路过去8年在探索路上,做过的项目,踩过的坑,探索过的路,积累的经验与教训都会变成文字与报告、图片、视频呈现出来。
希望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给自然教育行业的同行者一些启发。
案例基础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委托方:上海惠立民办学校
设计方: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项目名称:惠立教育农园
设计周期:2021年9月-2022年6月
案例类型:课程开发丨课程执行
交付标准:
3套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主题内容的课程执行
案例介绍与概况
农园建立于2020年9月,位于教学楼楼顶,由若干个一米见方的种植箱组成。学校设立农园的目的是为在满足学生教学需求的基础上,通过CCA课程给为对园艺感兴趣的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更多维的参与到农园的种植与运营管理中。小路的课程旨在开发农园更多的教育价值,创建丰富的教育场景,使得农园成为校园里一处具有真实体验场景的教学园地。
以屋顶菜园为场所,社会企业为运营模式,推动校园教育农园共建。以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农园的规划与运营者,成立一家惠立教育农园社会企业。惠立教育农园将成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实践社会企业探索的基地。从农园的硬件改造到农园的配套课程,以农园的可持续运营为核心工作,均由学生作为主导,家长与老师辅助。其中,长期项目以一年为单位成立社团,短期项目以学科探索、兴趣爱好为主,每学期申请报名。
▲惠立教育农园场地
2021年9月,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应邀来到惠立民办学校,与校方和家委一起讨论校园农场的更多可能性。通过不同系列的自然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孩子们在一学期的时间里重新探索和发现自己熟悉的校园。
一起来看看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引导孩子们进行重新发现?又都有哪些新的收获吧!
设计成果展示
课程主题一:农园合伙人系列
▶ 课程介绍
时长:1学年,每周一节,每次40-50分钟
对象:6-9年级
内容: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学生们身兼学习者和创业者两个角色,了解和学习社会创业的思维,充分发挥学校农园的基础资源,以学习社区(全校师生和家庭)的成员为关注对象,挖掘和创设可持续的公益服务性项目。
▶ 课程目标设定
以高年级的学生为主,组建15人以内的合伙人团队。从筹建教育农园到农园需求调查再到回馈社会,按照一个社会企业的运营模式,去进行农园管理,制定农园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项目,在整个学年里,同学们在实际的操作中去熟悉和体会什么是社会性创业、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如何兼顾公益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去协作、如何设计产品/服务及迭代。
▶ 课程设计逻辑
明确合伙人、社会企业概念。
在企业中各个角色和协作方式如何制定?
作为校园社会企业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收集和筛选来自学校和身边人们对农场的期待?
作为企业如何得到外界的关注?怎么把企业推销出去?
如何寻求能够助力企业发展的帮助?
▶ 课间成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1 合伙人课堂头脑风暴讨论
图2 合伙人在校园集会中宣讲该项目
图3 合伙人在有机农场采访
图4 合伙人在有机农场参观,了解传统农场的工作方式
图5 合伙人小组讨论展示-有机农场有什么,还可以做什么?
运营一个社会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来说都颇具挑战,而这支由6-9年级的同学组成的创始合伙人团队带着对学校的热爱、对创业的热情和对未知的好奇,从混沌无序开始体验创业过程中的诸多变化,逐渐从学生的视角拓展到创业者的视角。
学校对同学们的关注和支持,不仅仅是在考虑如何引入更多优秀的资源和力量支持同学的成长,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的想法和设计能被看到、能真的发挥作用。有这样的初衷,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在未来,通过合伙人项目会测试出一批由学习者自主研发的与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可以设想出,除了在校园农场落地实现的场景之外的其它应用方式。或许从一个农园学习项目出发,可生发出更多的学习项目,让校园农场变成了更多可能存在的试验场。
▶ 设计者观察
“课程时间不长,了解社会企业相关的知识并不全能在一节课上阐述清楚,需要调动起孩子们在线下的时间有效安排。”
时长:每周一次,40-50分钟
对象:1-2年级
内容:小主人系列课程针对1-2年级的所有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农园进行初步的探索。针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个豌豆宝宝寻找农园伙伴的主线互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带领低龄孩子参与农园探索,用五感探索辨识3-4种植物和农耕种植的工具,且通过打卡的形式多角度了解到农园的自然生态,培养对自然的亲近感。
为了给豌豆宝宝安家,引出什么样的环境适合豌豆宝宝?
这个环境里会结交哪些小伙伴呢?
在农园做任务卡时,讲师引导同学们用五感的方式观察农园里的自然物: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搓揉叶子去闻闻味道,用手去摸摸土壤,摸摸不同叶子,来感受不同的质地,还可以用耳朵来听听农园里哪些不一样的声音。
新鲜的观察方式让孩子们有了新的角度来认识农园。他们在这里不仅找到了和豌豆宝宝不一样颜色的植物;找到了摸起来粗糙的伙伴——比如菠萝叶子;找到了味道有点特别的伙伴——比如迷迭香、天蓝鼠尾草;还找到跑来跑去的伙伴——比如蒲公英的种子、蚂蚱、蝼蛄的幼虫、蜗牛、蜘蛛等等;还有让人哈哈大笑的东西——比如秋葵等等。
虽然是不大的方寸之地,而且冬季农园种得植物也并不多,但每批学生们都觉得用一节课来认识农园远远不够,总是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1 为小主人课程中做观察笔记
图2 为小主人课程孩子们在农园进行打卡观察
图3 为小主人课堂内认识不同的植物
图4 为小主人课后的观察记录
图5 为小主人课堂做的观察笔记
“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到农园来,对自然天生的兴趣使得农园的探索短暂又新奇。课后带着豌豆回家培育和做观察笔记,加深了孩子们和农园的链接,对未来参加更多农园共建活动充满期待。”
时长:该主题课程分为两个年龄段,各4节课,每次40-50分钟
对象:3-5年级/6-9年级
内容:农场园艺系列课程在原有种植计划上,选择了土壤和生物多样性两个主题作为第一学期的切入点,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生态系统对种植的影响。
在针对3-5年级的土壤课程上,分辨不同土壤成分,归纳影响成分的主要形成因素,并通过案例分享,探究土壤形成过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通过不同土壤种植统一作物,来验证所学关于土壤成分和性质的知识。
在针对6-9年级的生物多样性课程中,我们探索了农场这个小小环境中的生态。场地虽小,但要维持正常的种植进行,物种和环境之间都需要出在一个平衡之中。了解到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帮助孩子们以小见大,认识生物减少带给我们的危害,关注农园的动植物们,改善它们的生活环境。
土壤课程
第①步:认识土壤,制作分辨不同土壤成分,归纳影响成分的主要形成因素
第②步:不同成分土壤对农作物会有影响差异
第③步:如何做观察实验,对比记录
生物多样性课程
第①步: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第②步:教育农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植物篇 及如果做样方调查
第③步:教育农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动物篇 及他们生活环境的观察
第④步:思考观察结果对农作物种植的直接影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1 为学生们在整理地块,为新的种植做准备
图2 为教室内学习土壤基础知识
图3 为样方调查观察记录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集体观察和种植的部分,既培养了积极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作中体会自然的发生。教育和种植有很多的相似点,学校、老师、家庭、社会都是在为学习者建构土壤、环境和生态,而学习者作为这个生态中的一环,支持他们多样化的发展,也更能维持生态的健康与平衡。”
后续
惠立农园的项目周期为一年制,三个学期。
在过去的第一个学期里,孩子们对农园种植工作有了初步认知,在接下来的两个学期里,还计划丰富校园农园作为一个立体绿化场地的功能,充分利用屋顶闲置用地,为师生们营造一个绿色可循环的环保空间。
学生们得以有机会学习必备的种植知识,体验水培、扦插等不同的种植方式,如何解决病虫害等具体问题,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同时在种植之余,探索更多可能性。如设计农园相关周边产品,通过捐赠、售卖等各种方式,实现宣传有机种植的目标。
欢迎更多孩子与自然的链接,并将所得收益反哺回更多公益项目中去,实践出将农场作为社会企业持续运营的方式和项目,以此激发出农场更多面的可能。
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Natural experience is a lifestyle.
电话/微信:18301965809
合作洽谈:info@swne.cn
官方网站:www.swne.cn
办公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799号一展空间4层419室
电话
关于我们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田山庄村141号小路自然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