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U · 案例002丨「探路团」从一个农场到一座城市,在变化中成长

2022 二月 星期日


【Looku 52周案例分享】在2022年,小路过去8年在探索路上,做过的项目,踩过的坑,探索过的路,积累的经验与教训都会变成文字与报告、图片、视频呈现出来。希望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给自然教育行业的同行者一些启发。



案例基础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案例名称:探路团

设计方: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案例类型:小路八年经典c端活动

我们有话说:

2014年,我们对探路团的理解:

【在路上】是小路(SWNE)自然教育工作室专门针对亲子家庭研发的一个主题生态旅行的模式,目前包括【探路团-跟着孩子做农夫】和【路游时光】两个部分。

【跟着孩子做农夫】希望通过农耕体验的方式将很多的亲子家庭聚集在一起,采用的是“探路者引导,探路者与探路家庭合作,探路家庭互助”三步走的方式,共同构建自然体验生活社区。每一个团一年有12次活动,第1-4次为探路者引导的体验活动,第5-8次为探路者与探路家庭协作开展的活动,第9-12次为探路家庭自行策划组织的实践活动。


2022年,我们对探路团的新认识:

2022年,亲子探路团全面升级,从二月到十二月,十次,30个家庭,从山河湖海到林田路岛,足不出沪,一期一会,感受四季变化,发现自然奇迹,建立生活联结,寻找独一无二的成长道路。

从线下到线上,从课程说明会到行前邀请函,小路希望能够带给每个参与者的,不只是精彩有趣的自然活动内容,还有对生活的思考,对团队的理解,亲子高质量的陪伴,同频的伙伴,有效的支持。


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篇 ,当然要从小路第一个活动——探路团开始说起。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看看以下5篇和探路团息息相关的文章:

1)活动招募 | 小手牵大手,NEW路一起走,探路团等你出发!

2)招募丨2022年自然之路亲子探路团开始报名啦!

3)路记6.1丨在分享中度过别样六一

4)导师说 | 陪伴成长,初心依旧——跟着孩子做农夫

5)探路团……未完待续





01
一个好的项目,做上十年,
不变的是初心

探路团走过了八年,从最开始的一个农场,一年12次,到同一个农场开展活动,再到一年8次,再到后来的一年6次,去年开始回到了一年10次,每次去了不同的地方。活动内容也从最开始的跟着农作物、从土地开始,到了现在的不局限于某个主题,也不只是线下的探索。


在变化与不变中,最难得的是初心不改。探路团的初心是陪伴成长。一群人在自然里,互相分享与陪伴,初心的力量是很奇妙的,过往我们也在追求丰富的形式、有趣的内容、独特的方法,中途也会遇到各种变化,会为了适应市场,用户需求,去做调整,甚至也曾在团队里把孩子的年龄一度偏向小龄化,要去分开大童和小童。


一万小时定律,很多人不相信,很重要的原因往往一件事情做不到一万小时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了。小路的主要业务、战略规划调整过三四次,也曾在到底是toC还是toB的选择中纠结了很多次,有很多见证小路成长的朋友,在18-19年期间,觉得很遗憾,我们错过了发展toC的最好时光。


但幸运的是,探路团走过八年,我们还能够保持初心,能够坚定探路团,就是一群人,一起走,慢慢去在自然里陪伴成长。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无论是自然引导员,还是工作团队,和八年前一样,这一次,我们依旧专注去做好陪伴者和成长见证者的角色。





02

探路团,最大的特色不是课程,

不是明星讲师,而是不计成本去做到当下的最好

之前,一直很难理解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希望你们能够把每次课程都当作是自己最后的一件作品来做。” 直到最近当2022年的探路家庭在群里分享收到那份入团通知书呈现出来的惊喜的时候,才慢慢明白,很多东西,是不能够用成本来进行核算的。


▲探路家庭收到后的反馈


无论是小路,还是我自己,其实都经历过计算着时间、人力成本来匹配服务与课程的阶段。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探路A、B团的亲子家庭,对小路和自己来说,不只是用户,更像是朋友,一直在支持着我们的成长。那个时候无论是手作火漆印章邀请函,还是从染布开始做的探路团成长日记,从未想过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值得的问题。心里想的就是,希望每个孩子收到这些礼物的时候,都能够感受到探路者c对大家的祝福与用心。


特别幸运的是,2022年当我们决定探路团重新开始的时候,探路团的小分队也很快达成了共识:希望2022年探路团的30个家庭,在一年后,都能够成为我们的朋友,在下一个七年里,陪伴成长。就如同第一批探路团家庭那样,哪怕现在孩子们都上高中了,还会彼此有联系,会想起石头汤的时光。


▲图片来自探路A团翠竹(金奕霖)手绘日历


探路团,最大的特色,不是课程设计得有多好,老师有多厉害,而是每个探路团相关的人都会不计成本做到当下的最好。所以,才会选择在说话都可以变成文字,3d打印普及的年代里,依旧手写入团通知书,会在创造美好与个性化中寻找到出路,当发现美好的事物的时候,也会迫不及待的和这群伙伴分享。




03

探路团的课程,不只是从一个农场到一座城市


▲2015年跟着孩子做农夫课程介绍单页


课程设计主线从“直接体验-学会分享-思考突破-开始行动”到“打开五感-看见上海-探索生活-建立联结”,跟着农时农事做农夫,是一种陪伴的方式;换一个角度去认识生活的城市,探索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也是一种成长的方式。


▲滑动查看2021年和2022年的探路团课表


从一个农场开始去探索,深入了解,一年去十次,和这个农场建立联结,从土地出发,关心生活,小农夫PK大农夫,农耕体验,共同去煮好这一锅石头汤,这个过程,不只是让参与者玩得开心有趣,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在体验过程中,重新认识亲子关系,去学习在团队中如何协作。


在一个城市的每个自然天地里,去发现去探索,熟悉又陌生的公园,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开始,再到山河湖海田,变化的探索的对象,不变的是万物的联系。这样的探索,不只是让参与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这个城市,更重要的是看见这个城市里的人,生物,回归生活的本真,能够从一日三餐里去思考生活的本质。


▲2014 VS 2022 [ 探路团的一天 ]


2014年和2022年探路家庭们的一天,不变的有自然游戏、有自然观察,还有亲子时光与团队协作任务;变化的是活动的形式、生活的方式,从集中的农场美味午餐到各自带来的零废弃时令野餐,课程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去让参与者真正理解陪伴成长的初心。




04

探路团的八年,8个充满惊喜的瞬间

Part 1 特别有归属感的小路logo木牌⭐

每个探路团伙伴都会有一个专属的小路logo木牌,木牌只会发一次,以木牌来作为探路团的标识。

▲这是既可以做毛衣链,还可以画自然名的logo牌


Part 2 火漆印章的邀请函与入团通知书⭐

仪式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探路团的仪式感是从报名成功开始入团开始,从收到邀请函/入团通知书开始。

▲这份仪式感,不仅代表着重视,还传递了期待与希望


Part 3 从线下到线上,非官方的不期而遇⭐

在探路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除了官方的线下活动之外,还会有各种聚会,各种线上的分享,甚至一起团购,或者图书漂流。

▲回应了目标,探路团更重要是这群人的陪伴成长


Part 4 混龄的孩子在一起,成为了兄弟姐妹

五年级的孩子和一年级的孩子如何能够玩在一起,在探路团里就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也有可以承担的工作。

▲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三胎,在探路团,都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


Part 5 探路团专属的集体生日会⭐

没有在探路团过生日的孩子,一定是不经常出现的。我们相信集体过生日,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听说在探路团活动中过生日,对孩子来说,是与众不同的体验


Part 6 探路团的工作人员会被探路家庭投喂各种福利⭐

只有在探路团的活动里,工作人员会经常收到各种好吃的,各种孩子准备的小礼物,因为总会有各种有趣的小任务。

▲我们一直认为,探路团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所以工作人员从没有把自己和探路家庭分开,心安理得的接受投食


Part 7 年终总会有一个成果展,一起回顾这一年

无论是最开始的成长日记,还是后来的成长视频,亦或是将要产生的双年展,探路团每年结束都会有一个正式的成果展。

▲我们有一个好的开始,也要有一个美好的ending


Part 8 从探路团的家长到探路团的工作人员

从探路家庭的家长,成为了探路团的工作人员,或者成为了小路的工作人员,细细数来有四位伙伴。

▲这好像一直是小路的特色,把用户最后变成了工作人员

图片

第一个分享探路团的故事,不是因为它是小路2022年的开门红,也不是因为做得多好,而是以此来提醒我们保持初心,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未来走多远,都要想想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图片



-END-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2014年,是小路成立的年份,也是中国自然教育蓬勃发展的起始。小路从一开始想做的就是推动自然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2014年-2019年,小路在“内容研发”、“人才培养”、“课程输出”多维度促进行业发展;
2019年-2020年,小路在原有基础上,整合行业优势,以专业咨询和整体解决方案连接跨界资源,挖掘自然教育的多样形式;
2021年小路将从“行业研究和数据库建设”、“专业咨询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输出”“创新项目与机构孵化”三个方面,推动自然教育行业向更普及、更专业、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图片

Copyright © 2016. 沪ICP备17000937号-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