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三月 星期五
案例基础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委托方:千岛湖水基金
设计方: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项目名称:千岛湖水资源课程开发
——学校水保护自然教育课线上课程定制开发
设计周期:2020年2月-2020年6月
标的费用:(略)
案例类型:课程开发丨课程线上交付培训丨教具
交付标准:
6节线上课程教材 1套
配套课程使用视频
配套课程教育样品 1套
*课程方案与手册均以文案、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交付。*
案例介绍与概况
千岛湖水资源课程开发——学校水保护自然教育课线上课程定制的开发主要是以水源保护为主题,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学生使用水资源保护的线上自然教育课程;对学校水保护自然教育线上课程的推广与实践进行指导。
2020年7月,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已将所有课程交付给千岛湖水基金,截至目前,这套课程已在千岛湖周边的学校实践与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设计成果展示
课程主题:我是策展人-为水源地发声
课程介绍:
『我是策展人-为水源地发声』课程是一套面向中小学生在校园里开展水源地守护行动的自然教育课程。课程主要分为6节课,每节课时长是45-90分钟。
▲课程指导用书与学生手册
课程目标设定:
本套课程内容从水源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水源与水的关系,了解水源地的意义和水源地周边的生态系统,意识到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有优质的水源地,有优质的水源地才能有好的水;通过学习理解源头保护是持续有效的水源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对水源地产生联系和感情,培养学生成为水源地守护者,在学校策划一场水源地守护展览,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实践水源地守护的实际行动,并且能够主动去影响他人,实现人和水源地的和谐共处。
课程设计逻辑:
第①步:认识水源地的源:水源地是什么、水源与水的关系、什么样的是好水;
第②步:探访水的痕迹:水到生活,水源地与万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探讨水源保护的重要性;
第③步:让活水变清源:有哪些措施可以让水源变清、水源地有机种植,从源头治水,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保护水源地,以及好的生态环境对水源地的影响 ;
第④步:成为水源地的源:从自身做起,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水源地的保护中去。
成品展示:
▲课程配套工具包任务卡、桌游等
课程成效
2020年秋季学期,富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千岛湖水基金会支持下开展了这套课程。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来源:富文中小 微信公众号)
以下是来自上课老师对课程的记录节选:
此套课程中设计的教具在电影《我与我的家乡》线下推广活动中作为千岛湖名片被使用,水源地保护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心与重视。
设计者观察 这个设计案例和小路以往直接交付的案例 最大的不同是: 研发好的课程是由委托方推广给学校的老师,再通过老师将课程带给学生。 最大的挑战是: 如何能够保证在传递与分享过程中,设计者的想法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有效的传递。 所以在开发这套课程的时候,小路团队特别针对这次挑战做了调整,标准化、简单明了,是很重要的原则。无论是教具还是教案,亦或是学生手册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而交付培训则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确保使用这套课程的老师可以完整的理解课程的设计目标及课程内容。 这套课程能够被学校接受与喜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套课程运用了自然教育的常用的方法与手段——体验式教学法,结合了项目式学习和学科教育,融入水源地保护作为核心理念,成为了一套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 开放拓展 目前,这套课程千岛湖水基金正在面向中小学推广,欢迎对水源地保护、自然教育、项目式学习感兴趣的学校与团体,与千岛湖水基金进行联系,也许可以碰撞出更多样的合作方式。 联系方式:电子邮箱:qdh_waterfund@163.com 千岛湖水基金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民生通惠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水源地保护慈善信托”的首个落地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水基金。该项目委托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作为科学顾问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万向信托担任受托人进行资金及事务管理,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实现对水源地的长效保护,并改善农户生产方式及环境意识。 -END-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电话
关于我们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田山庄村141号小路自然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