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集

2017 五月 星期六



案例一: 公益基金会    自然教育课程让公益服务更多元化与系统性    

2016年8月,小路与乐仁乐助基金会达成合作,为其输出了:启迪时尚科技城的2套园区亲子自然导赏课程方案、康博苑6-12岁的孩子农耕自然教育课程方案。这四套课程的受益者为基金会支持的弱势群体(社区的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特殊儿童等),自然教育课程丰富了原有的社区服务的活动,基金会资助项目的社工成为自然教育课程的讲师。

特点:园区的自然导赏课程,以园区为主,调动园区的志愿者根据教案与导赏图能够开展活动。康博苑以基金会的公益项目资助基地为主来进行课程在地化设计,更适用C端用户。


案例一:公益基金会.jpg



案例二:农场主题课程设计    以模板进行农场主题课程设计

跟着孩子做农夫,是小路在农场里自然教育探索的最成熟的课程,『体验—分享—思考—行动』为课程设计原理,分为四季课程(4节课)、春夏-秋冬课程(8节课)、每月课程(12节课)不同系列。目前这套课程已经分别授权给了三个机构,其中原味农场是四季课程的合作方。原味农场特色关键词:核桃 、葫芦、土灶 ,农场规模大概是500亩(小农场),大农场为2000亩。原味农场主要面向农场客户来开展自然教育课程,跟着孩子做农夫系列课程根据农场的特色『核桃、葫芦、土灶』进行了在地化设计,保证农场自然教育课程的差异化与特色化。

特点:农场的客户不再满足『农家乐』,希望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课程在地化特色设计,需要依据在地的自然资源。


案例二:农场主题课程设计.jpg




案例三:教育培训机构的春天  自然教育课程融入到体制内教育

春水自然教育,是由一群校内老师联合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的自然教育机构,主要业务是培训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与阅读能力。2017年1月,小路与春水达成合作,将城市中的『自然的魔法』课程系列—森林物语与圈圈学苑授权其在无锡开展。目前春水将授权的自然教育课程方案融入到了日常的阅读写作培训课程中,一节户外自然体验课程+一节室内写作阅读课程。

特点:自然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与自然产生联结,也不只是认识动植物而已,还能够与学科进行结合。


案例三:教育培训机构的春天1.jpg

案例三:教育培训机构的春天2.jpg

圈圈学苑的第七节课,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寻找大自然的变化。大自然给了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文字里有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这些有灵性的文字打动了我,你呢?

—春水自然教育老师 孙晓峰



案例四:企业CSR社会责任  让志愿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企业CSR环保活动不只是垃圾分类、植树、捡垃圾,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成为自然讲解员志愿者,16年的春天,小路与和众泽益志愿者服务中心合作,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小路设计了一本共青森林公园自然导赏手册,企业的员工志愿者通过阅读自然导赏员手册,带领了80多位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探索自然的周末。

特点: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然讲解员,设计与使用自然导赏员手册,能够让每个企业志愿者发挥所长。


案例四:企业CSR社会责任.jpg



案例五:自然教育X社区营造  放学后的一小时自然时光

2017年2月,小路在上海分别与联洋社区-曼邻圈、汤臣社区—汤乐宝两个社区服务机构合作,在社区推广放学后的一小时自然体验时光,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大欢迎。社区自然教育课程分为孩子单独课程、亲子自然课程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分为必修课(6次课程)与选修课(6个主题的深入课程,每个主题4次课程)。必修课是自然观察体验的基础课程,选修课是根据不同社区特点进行在地化设计的课程。

特点:这是自然教育在社区推广的一种三方模式『政府丨资金-社区服务机构丨讲师&场地-小路丨课程设计与培训』,有效地运用了放学后的1小时,能够聚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


案例五:自然教育X社区营造.jpg




案例六:公园/政府/保护区/自然学校    场地的自然解说系统设计     

小路与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杨浦绿化局、白头叶猴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南德农庄等都有合作,主要是在场地的自然解说系统设计、自然学校场域课程设计上。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全年的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自然学校/自然教室基地设计、自然导赏路线设计。

特点:自然解说系统设计是自然学校、自然教育基地很重要的一部分,小路的解说系统设计是基于自然之路.体验中心实践的基础上给出可行性操作方案。

 

案例七:学校校本课程设计    自然教育走进校园课堂

目前,小路在上海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试点一年级与四年级的校本自然教育课程,学校的校本课程分为自然教育通识课与拓展课,分为春季课程与秋季课程,每个课程是16节课。运用项目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将自然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有规律的在校园里开展。特点:校本课程将成为自然教育走进校园的第一步,让孩子在学校就能够开启自然之门。


Copyright © 2016. 沪ICP备17000937号-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