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十月 星期二
你知道如何在社区找回丢失的自然体验吗?
你知道如何调动社区元素实践自然教育吗?
你了解正在进行的社区自然教育的案例吗?
没关系,首届华东社区自然教育论坛暨自然时光网络启动仪式将完美解决你的问题哦。
来来来,话不多说
先看看会有哪些大咖亲临论坛!
主论坛嘉宾一览
在10月13日主论坛,我们将会有一个半小时的主题分享,内容将涉及「孩子为什么需要自然教育?」、「为什么在社区开展自然教育?」、「他山之石:社区自然教育案例」三个方面。特邀嘉宾将结合自己以往的自然教育经历,为大家带来一次精妙绝伦的分享。
张菁砡 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候选人
嘉宾简介
喜欢自称「地球人」的张菁砡,常以自然名「鲸鱼」和孩子作朋友。
演讲主题
孩子与自然-孩子为什么需要自然教育?
演讲预告
都市化便利快捷的生活,让我们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丰足物质生活,但似乎也丢失了些什么?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爱德华・威尔森曾忧虑的提醒:「人类恐失去适应环境与演化的能力」。
长期关注及反思都市化对于现代生活的身心发展,因而投入自然教育工作二十年,近年致力于生活里的自然教育,带领大朋友、小朋友们领略自然之美,感知自然世界的生活,期盼在生活的小区里、公园里、校园里能找回及填补丢失的自然体验。现今,许多父母开始忙着送孩子到自然里”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小时自然时光” 的意义。
马小棋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联合创始人
嘉宾简介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联合创始人&运营总监
演讲主题
多元参与的社区教育—为什么在社区做自然教育?
演讲预告
教育的参与者有学习者、教育组织、家长以及外部资源。近几年,越来越多家庭自发或共建在社区里开展的教育活动。从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演变的角度出发,我们共同思考如何调动社区的多元角色来实践社区教育。
盛江华 北京灵动自然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嘉宾简介
自然名:薄荷,喜爱孩子,喜爱自然。2010年创办了灵动自然。
演讲主题
他山之石-社区融合从孩子与家长融合开始
演讲预告
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单元,一个家庭的和睦相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影响着社区的安宁健康。怎样能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融合有爱,让孩子对家庭有归属感,对家人有信任度?我们一切从心入手,用自然的钥匙打开孩子和家长的心门。
研讨会嘉宾一览
生活空间是孩子第一个学习的世界。
非洲奈及利亚曾有一句著名谚语:「养一个孩子,要用全村的力量。」而社区正是串起人与人、人与地方的所在,建立地方意识的所在,也是孵育乡土情、乡愁的摇篮。
因此,在此次研讨会,嘉宾们将以如何在社区开展自然教育,如何保持社区自然教育的可持续性以及如何激发社区自然教育的更多可能性等众多议题展开讨论。同时,我们会有来自杭州的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的项目人员分享在杭州如何通过自然教育活动、环保公益行动等互动方式,打造家门口的生态文明,让杭州每个社区成为“知绿、爱绿、护绿”的自然社区。
而关于此次研讨会上的对话嘉宾,除了有来自主论坛的张菁砡与盛江华两位嘉宾外,还邀请到了其他嘉宾哦。
邱文晖 桃源里自然中心
嘉宾简介
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获得环境教育硕士学位。2016-2018年就职于版纳植物园,从事环境教育相关工作。2018年加入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负责桃源里自然中心环境教育课程及培训方面的工作。
周秋华 正荣公益基金会
嘉宾简介
来自正荣公益基金会,负责你好社区项目,期待通过社区公共空间的打造让社区变得更加有活力。作为一个年轻的公益人,在社区里面收获了很多成长,也期待贡献自己的价值。社区应该承载教育功能,这其中自然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直还在努力。
余海琼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嘉宾简介
从事自然教育相关的工作9年,擅长课程研发与师资培养,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理事,2015年中国青年创想家;2017年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LIFE学习者;2017年福布斯中国30u30精英。多次应邀参与国内自然教育研讨会,分享自然教育的经验。因为对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始终相信为了自然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
怎么样,
看完嘉宾简介和分享预告有没有心动呢?
那还不赶快来论坛现场一睹精彩!
分享沙龙版块会有哪些大咖亲临现场呢?
我们会在下篇文章进行分享,敬请期待!
电话
关于我们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田山庄村141号小路自然驿站